共享单车难题该如何破?郑州已启动相关管理办法

2018年01月31日14:41

来源:大河网

  就像硬币的两面: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但无序的投放也冲击着城市的管理秩序。

  共享单车该怎么管?今年省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带来了自己的思考。这道难题,或将随着共享单车管理办法的出台迎刃而解。

  【探访】

  “复活”的“单车坟场”

  2017年11月份,发生在郑州市晨旭路上的“万辆单车被扣无名小院”事件,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在各方推动下,万辆单车被陆续领走。

  这座“单车坟场”被清空70多天后的2018年1月29日,河南商报记者再次探访发现,停车场西北一角和中间区域,堆叠着至少三位数的共享单车,包括ofo摩拜单车、哈罗单车和已经倒下的酷骑单车。

  一位自称停车场负责人的男子称,“这些单车是上次清理后新拉进来的。”

  像这种1000辆左右的“单车坟场”,并不算大。在一些共享单车企业看来,1000辆是个不足以影响运行的数字,尤其是在冬季雨雪天气,这种影响会进一步降低。

  河南商报记者从共享单车企业了解到,目前郑州大的“单车坟场”有两三个,每个规模3000辆左右。

  【说法】

  共享单车需多方共治共管

  “去年,确实存在过度投放或投放不均衡的问题。”一位共享单车企业内部人士坦承。

  在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上,该人士多次强调,“去年上半年,大家都认同一个观点,多方共治共管。”

  上述人士表示,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单车企业是脱不了管理责任的,如何让用户文明、正确、规范地使用共享单车,需要单车企业的教育、引导。

  “但政府管理部门也得下力气。”在这位人士看来,政府管理部门公共服务和设施的提供者,包括用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都需要政府与各方共同努力提高。

  比如,规范停车,设置停车区、施划停车白线,多做一些骑行道、非机动车道的保护等。“三方或多方共治共管,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和出路。”该人士再次强调。

  【声音】

  代表、委员提了不少金点子

  关于共享单车的“后管理”,此次省两会不少代表、委员也都积极发声。

  省政协委员程芳在提案中给出建议:“政府要弘扬高尚的精神风尚,并宣传好共享单车使用规范与道路安全法规,对违规者进行曝光,以此提高使用者的素质,营造守秩序的共享氛围。”

  在提案中,程芳建议,应建立诚信系统,建立黑名单,激励用户规范使用共享单车,通过网络举报违规行为,鼓励更多使用者参与到监管中来。

  对共享单车管理问题,省政协委员李香枝建议在公共交通接驳处、停泊站附近建设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市民的公共意识。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公交总公司车长徐亚平在受访时提到,各种共享单车APP他手机上都有,共享单车已经成了他在公交站接驳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谈到目前共享单车的各种乱象时,徐亚平的感受是:像CBD地铁站附近的共享单车,比以前规矩多了。

  徐亚平认为,规范共享单车运营行为,不单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位市民的应尽之责。

  “如果想让共享单车有一些改变,不妨从自己、从此时此刻做起。”徐亚平倡议。

  【解决】

  相关政策将出台

  能给共享单车问题按下暂停键的,只有立法了。

  其实,在去年早些时候,郑州市就已经开始启动共享单车管理办法。

  据了解,去年年中,郑州市交通委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并参考了北京、成都、济南等城市针对“共享单车”的指导意见后,起草了《郑州市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讨论稿)》。

  这份讨论稿从秩序管理、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和各部门管理职责等5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就风险防控问题,讨论稿从承租人人身安全、押金安全监管以及信息安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讨论稿中还要求车辆必须加装带有车辆卫星定位和智能通信控制模块的智能锁,禁止向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等。

  有了这份各方权责明晰的管理规范,一切都将明晰起来。

  而据河南商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距离这份管理规范出台应该不远了。河南商报记者陈诗昂高云宋晓珊王乔琪


编辑:王倩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