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信阳茶业 专家团把脉问诊开出高质量发展“良方”

2025年07月23日14:0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夏秋茶资源是一座亟待开发的‘绿色金矿’,要用科技之钥唤醒其巨大潜能”科技服务团在新县茶园里,面对茶企负责人和农技人员,点出产业增效的核心。

7月18日至20日,由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导师、河南省科技副总赵仁亮副教授,河南省科技特派员班秋艳博士,以及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赵广山博士后组成的科技服务团,深入信阳茶区,为夏秋茶园管理、大宗茶加工增效及企业现代化经营提供专项技术指导,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驱动茶产业升级转型。

深挖夏秋茶潜力  破解季节性产能闲置

在新县,服务团实地考察茶园与加工车间,肯定传统工艺价值的同时,精准指出产业痛点:过度依赖春茶,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产能季节性闲置严重。专家开出“良方”——探索夏秋茶精深加工(茶提取物、功能性产品),或革新工艺(发酵调控、做形技术),提升其适口性与经济价值,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产周期延长。

工艺革新提质增效  品质实现突破

在光山县、浉河区重点茶企,专家团队针对萎凋、揉捻、发酵等核心工序进行技术优化。通过调整揉捻参数、精准调控发酵环境,有效地促进了茶叶内源酶活性及内含物质的定向转化与释放。“工艺优化效果显著!”相关茶企负责人闵顺强表示,经赵仁亮副教授指导调整后的红茶产品,在感官品质上实现了突破性提升:滋味醇厚度与协调性增强,特征性花果香韵更加馥郁且持久,整体品质实现了质的飞跃。

全产业链协同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针对信阳茶产业依赖单一绿茶路径的问题,专家团提出“三个结合”核心策略: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在保护炒青、蒸青等非遗技艺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和生物技术;名优茶与大宗茶协同发展:以名优茶塑造品牌,以大宗茶深加工拓展市场;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并重:推广“一基三追”精准施肥制度(秋季有机基肥+三季科学追肥),配套机械化采摘和生态管护模式。

此外,服务团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升级,搭建区域性大宗茶交易平台,并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推动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转型。

科技服务团总结强调,传统茶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并践行“三个结合”的核心策略:传统工艺精髓与现代科技赋能相结合;名优茶价值引领与大宗茶规模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相结合。同时,服务团呼吁政府、企业凝聚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合力,共推区域茶业向高质量、可持续转型升级,为国内同类茶产区贡献“信阳经验”。(班秋艳)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