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绝预制”到日出六百单 拼好饭助力郑州小店实现增长

2025年07月16日16:41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在郑州金水金街的一家90平方米的小店里,34岁的袁高岭每天清晨都会和员工们一起忙碌准备食材。作为“冠卤屯猪脚饭”的店主,他用一年多的时间,将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店发展成了日均出餐近600单的热门外卖店。在这背后,是他对品质的执着坚守,以及借助外卖平台带来的运营转型。

袁高岭是河南驻马店人,曾在江苏苏州从事餐饮招商工作。结婚后,他和妻子选择回到河南发展,于2024年3月开了这家主打猪脚粉和鸭腿饭的快餐店。

“做餐饮招商时,我接触过很多品类,猪脚饭是近年来势头最猛的。”袁高岭表示,经过过去开面馆的失败经历,他深刻意识到单品高复购率和米饭类的餐品更适合外卖,“堂食和外卖必须兼顾,米饭类最适合这个模式。”

在选择餐品时,袁高岭经过深思熟虑。烧腊饭更依赖预制菜,木桶饭则需要专业厨师。最终,他选择了猪脚饭这一品类,并坚持“去厨师化”运营模式,通过工厂定制配料和卤料,确保口味标准化。

开业初期,袁高岭只做美团主站,但单量始终没有起色,日单量一度掉到只有三四十单。转机出现在今年6月。经业务经理推荐,袁高岭尝试入驻拼好饭平台,立刻看到了显著效果。“新平台的运营模式让我们能够将精力集中在产品品质上。”袁高岭介绍,如今店铺日均销量稳定在480到600单之间,业绩提升明显。

袁高岭还记得一次难忘的“爆单”经历: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11点半,平台订单量就突破200单。虽然当天中午不得不暂时关店调整,但全天依然完成了四五百单的销售,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袁高岭对餐品品质的执着坚守。“每天清晨,我们就开始准备新鲜食材,坚决拒绝使用预制品。”袁高岭表示,卫生与品质是餐饮经营的生命线。

在供应商选择上,袁高岭同样精益求精。开业至今,他多次更换肉品供应商,直到找到质量最优、最稳定的合作伙伴。“有一次顾客反馈猪脚上毛没有处理干净,我马上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老板当即表示赔偿所有损失,并额外补偿了200元。”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袁高岭对供应商的信任度大增。

“拼好饭的模式帮我们减少了运营压力,让我们能够专注提升餐品的品质,”袁高岭表示。以前需要每天关注数据、维护差评、处理各种顾客反馈,这对没有专门运营团队的小店来说是巨大挑战。

目前,袁高岭的店铺拥有两名全职员工、一名钟点工和一名聋哑员工,日均利润约2000元,实现了稳健经营。在袁高岭看来,平台赋能让小店能够更加专注于标准化出品,持续提升食品质量。

同时,单量的提升也有效降低了店铺在供应链上的成本,让备货和供货的数量更加稳定,减少了食材浪费。“如果我的单量上来之后,我每天的原材料都能卖完,第二天都能有更新鲜的原材料供给。”

“我觉得如果只做外卖,总缺少一种信任度,”袁高岭认为,线上线下并行是餐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堂食能增强顾客的信任度,外卖则提供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两者缺一不可。”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疫情之后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拼好饭这样的平台满足了年轻人对价格实惠餐食的需求。而袁高岭的成功,也为更多小店主提供了一条通过坚守品质、善用平台优势实现创业梦想的路径。(朱静敏/文图)

编辑:林辉  审核 :莫韶华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