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春、大连等地举办滑雪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掀起一股滑雪热潮。滑雪运动的火热开展使滑雪装备消费升温。
近年来,我国的滑雪装备产业迎来快速发展。从初步的滑雪入门产品到高端专业装备,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滑雪装备不断涌现,提升了冰雪运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与运动体验。根据《2023—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不足5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约2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各地政府通过专项资金和研发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发高端滑雪装备,逐步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滑雪装备产业链。例如,河北崇礼在冬奥会筹备期间打造了冰雪装备研发基地,填补了部分国内滑雪装备制造的技术空白。又如,北京冬奥会期间,有关部门为国内滑雪品牌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一些国产品牌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一些国内企业通过参加德国ISPO国际冬季运动展览,逐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不过,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滑雪装备产业相比,我国相关产业仍面临一些短板。目前国内高端领域的滑雪装备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内企业在滑雪装备的材料、工艺和设计上缺乏核心技术突破,品牌竞争力影响力不足、市场份额有限仍是突出的问题。此外,作为季节性运动,滑雪产业初级形态比较明显,体验式、一次性的滑雪装备购买情况居多,拉动消费的动力不足。未来,需从产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层面协同发力,释放滑雪装备消费潜力。
完善产业政策和支持体系。在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打造滑雪装备制造与消费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政府采购、科技扶持等方式,提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渗透率。加大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突破高端滑雪装备核心技术瓶颈,挤占高端市场。通过建立滑雪装备制造、租赁和服务的统一标准,规范市场秩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鼓励国产滑雪装备企业走向国际,引导鼓励国外知名企业在冰雪装备器材领域积极开展对华投资合作。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注重技术突破,重点攻克装备的轻量化、舒适性与安全性技术难关,以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提高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实现“品牌力+产品力”双核驱动。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端滑雪装备,依托大数据算法,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产品设计和销售策略,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滑雪装备消费热情。加强滑雪运动教育推广,尝试将滑雪运动融入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依托室内滑雪场和短期课程吸引更多初学者参与,增加滑雪运动“黏性”。提供消费激励,降低滑雪运动的经济负担。鼓励消费者通过租赁方式初步接触滑雪运动,逐步形成购买习惯。宣传引导消费者关注环保型滑雪装备,促进低碳消费。(梁思琪 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