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种兵式旅游、小众旅游目的地受热捧,到国货“潮品”、“平替”持续走红,再到“该省省该花花”“折扣店成快乐老家”……近年来,理性、悦己等消费观念在年轻人中影响越来越大。
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发布的《2023“双11”年度调研报告》以及尼尔森IQ发布的《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报告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植根于虚荣攀比等心理的冲动购物不再受欢迎。与追求品牌鄙视链上游相比,新一代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高性价比且贴合自身需求的商品。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不再盲目追求品牌符号,不再被所谓的时尚定义,也不再为浮夸的营销缴纳“智商税”。
年轻群体不缺购买力,但并不愿意为商家的噱头买单。他们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买到称心的商品,乐意在各大电商平台对比,也愿意频频光顾商场B1、B2。以前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买名牌、买潮品,现在更多会分享找优惠券、找平替以及怎样“薅羊毛”。
这是否意味着年轻人消费力不行了?并非如此。与祖辈父辈纯粹的省钱相比,今天的年轻人追求的是“精致省”。他们更看重消费体验与归属感,注重兴趣和情绪价值,倾向于为能够满足兴趣和悦己的商品或服务买单,而这正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个性化表达。国货“潮品”、小城旅游等的兴起都与此有关。
挣脱了消费主义构造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会花钱才会赚钱”话语体系,年轻人“精致省”是消费理性的回归,也是消费自信的体现。精打细算凸显了年轻人消费的自主性和计划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他们的观念转变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相契合,也为民族品牌的加速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新机遇。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