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纸片催生出百亿元的大生意,还把一家企业送去港股IPO。小学生之间的“硬通货”——奥特曼卡的出品公司卡游有限公司(下称:卡游)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仅2022年,该公司收入达41.31亿元,经营利润18.03亿元,而卡牌生意占到了总收入的95.1%。
年收入超40亿元卡游赴港IPO
浙江企业卡游日前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披露,卡游曾在2021年6月获红杉和腾讯的投资,其中,红杉认购1.05亿美元,腾讯通过GrandHematiteLimited认购3000万美元,每股成本均为76.5美元。IPO前,红杉及腾讯分别持股10.50%及3%,公司创始人李奇斌持股82%。
其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月,卡游的收入分别为22.98亿元、41.31亿元和19.52亿元;同期卡游产品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8.1%、68.8%、67.3%,经营利润分别为9.32亿元、18.03亿元、4.82亿元。作为对比,港股另一家潮玩上市公司泡泡玛特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61.4%、57.5%、60.4%。
据灼识咨询数据,集换式卡牌为中国泛娱乐玩具行业增长最快的行业,目前已经站上百亿规模。2022年,该品类比重占整个市场规模的17.6%,预计该比重到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4.1%。而中国泛娱乐玩具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7年达到1289亿元。
卡片跻身泛娱乐玩具行业第二
70后浙江人李奇斌,中专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90年代初,其父的箱包公司陷入破产边缘,负债300多万元。为还债李奇斌只好下海创业。受当时热销的大大泡泡糖启发,李奇斌以印刷业务切入集卡市场。
集卡,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还是商家为了刺激销售所用的营销手段。但在李奇斌手里,小小的纸片成了一门生意。2011年,李奇斌创立卡游,几年之后开始向上游扩张,收购奥特曼、变形金刚、火影忍者、斗罗大陆、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的运营权。
作为中国集换式卡牌领域的开拓者,卡游的核心产品无疑是网罗诸多知名IP的集换式卡牌产品。李奇斌透露,到2019年,卡游拿下70%以上的国内外流行动漫IP;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构建一个由44个IP组成的多元化IP矩阵;且已经开始推出原创IP卡游三国的相关产品。
根据灼识咨询的相关报告,作为集换式卡牌领域老大,卡游在泛娱乐产品及泛娱乐玩具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乐高,优于迪士尼、泡泡玛特等。
公司业绩深度依赖奥特曼卡
事实上,虽然是该品类的领军者,但卡游并不是没有隐忧。外界对其最大的疑虑来自于其起家的生意——卡牌。
虽然卡游的产品线划为卡牌、文具和潮玩三大类,但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其目前仍旧深度依赖卡牌生意,集换式卡牌收入仍旧占到总收入的85%以上,甚至多时能到95.1%。其中,奥特曼系列贡献大部分收入,报告期内,奥特曼系列卡牌数量占集换式卡牌系列总数的65%。目前卡游的主要业务还是获取奥特曼等IP,设计、生产和销售衍生的卡牌等产品。
事实上,奥特曼人物形象类别众多,卡游并没有获得奥特曼所有形象IP的独家授权。2023年年初,因使用未授权的“奥特之父”“奥特曼杰克”“奥特曼艾斯”“奥特曼泰罗”人物形象,卡游被珠海奇奥天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诉诸侵权,最终卡游败诉。同时,根据招股书披露,卡游获得奥特曼独家授权IP的有效期限至2029年,且协议通常不会自动续期。
此外,抽卡带有一定的成瘾性,很容易导致非理性消费,卡游的主要业务品类——奥特曼卡则以学生为主要群体。作为一种卡牌盲盒,想要集齐一套或者抽到某张稀有卡片需要不断重复购买。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有家长花200万元给孩子抽卡,但仍未能集齐。从2022年开始,多地媒体曝出因购买奥特曼卡,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商家间的纠纷,人民网、央广网等媒体曾发表评论称“失控的奥特曼卡,该管管了”。
我国出台《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等规范,对盲盒类产品的销售对象和年龄作出严格限制,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并要求盲盒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奥特曼卡的吸引力正在淡去
卡游意识到卡牌的吸引力正在淡去,卡牌在其营收中的占比从2022年巅峰时的95.1%下降到2023年前9个月的85.8%。
与此同时,卡游的业绩明显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卡游集换式卡牌销量同比减少49.46%至10.40亿包(盒)。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9.52亿元,同比下降46.56%,经营利润4.82亿元,同比下降73.39%。
虽然公司在这一时期实现扭亏为盈,但主要来自于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变小,从经调整业绩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卡游近些年逐步在上海、北京、杭州、重庆等地拥有至少48家门店,但其销售目前仍重度依赖于经销商渠道。其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底的326家降至2023年9月底的230家,减少近30%。
文/本报记者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