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期,仰韶酒业活动频频。10月19日,2023仰韶酒文化节暨高粱文化节在三门峡渑池县隆重举办,政府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大咖、文化名人、媒体代表等嘉宾们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共同见证从一粒种子到一滴陶香的醉美之旅。
10月20日,2023仰韶酒文化节暨生态洞藏封藏大典在渑池县仰韶酒庄·仙门山举行。
之后,“大美仰韶,陶醉河南——十万陶粉欢乐季”活动在仰韶酒庄·生态酿酒园正式启幕,美酒与音乐相融,陶醉了走进仰韶的陶粉们。
以上品牌活动,是仰韶酒业深耕文化、匠心、品质,打造的独有文化IP——中国仰韶酒文化节,该文化节以原粮祭典、封藏仪式以及消费者活动的形式展现,彰显了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品质以及在消费者圈层中的高口碑。
仰韶文化是文化的根脉、国酒的溯源、封藏的滥觞。
渑池这方热土,不仅有着千年文化的留存传承,还有着酿酒的传统。这一地所产的美酒,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秦赵会盟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粱文化节、封藏大典、万人游三大活动,是仰韶品牌深耕文化的沃野,开出的瑰丽花朵。
高粱,是酿造中国白酒的优选好粮,也是酿造仰韶陶融白酒的主要原料。高粱文化节的举办地点是仰韶万亩红高粱种植基地,位于黄河南岸,该区域是中国重要的农耕文明起源地,高粱的种植历史由来已久。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出土有炭化高粱的遗存,这一发现将中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推前至七千年前。以一场高粱文化节庆贺高粱的丰收,展现着仰韶酒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生态酿造的致敬,以及对美酒品质的坚守。
封藏大典,阐述的是中国酒文化生生不息的史脉、文脉、酒脉。封藏,是酿造美酒古老的传统,中国最早的酒藏在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七千年前,仰韶先民们把酿好的美酒放进小口尖底瓶里,藏在地下,天地滋养,经年累月,终成一缕醉人的酒香。如今,仰韶酒业回归封藏文化之源头,打造了仰韶仙门山十里生态洞藏,并举办了生态洞藏封藏大典,更好地进行品质表达、故事表达,品牌表达。
“十万陶粉欢乐季”活动是继“高粱文化节”“生态洞藏封藏大典”之后的第三大篇章,是以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形式为品牌注入强大势能。该活动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两天一夜的行程,为数万仰韶彩陶坊核心消费者搭建和仰韶面对面交流的桥梁,从而感受渑池作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秀丽景色,体会品牌和文化的“和合共生”之美。
中国仰韶酒文化节三大活动相继举行,活动时长将近一个月,深刻诠释了仰韶酒业矢志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传承者、记录着、代表着、传播者”的决心和毅力。
品质,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根本,也是仰韶酒业的制胜法宝和生存命脉。
中国仰韶酒文化节,名为“文化节”,实则是匠心品质的极致呈现,包括白酒酿造的原粮,到酿造过程,再到储藏过程,最后回归消费者。
如高粱文化节的举办地,是仰韶自2017年便开始打造的万亩红高粱种植基地,基地种植的高粱品种是红缨子高粱,是经过人工筛选出的优质品种,皮厚、粒小、耐蒸煮,淀粉含量高,契合仰韶酒九蒸九煮的酿造工艺,是仰韶酒业酿酒的重要原料。
一方面,万亩红高粱种植基地,是仰韶酒业的“第一车间”,红高粱珠圆穗满,粒粒饱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质。另一方面,该基地的打造,使仰韶酒业从种子选育、基地管理到原粮入库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了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的原粮管控体系,这是看不见但能品味到的品质。
再如封藏大典。封藏是白酒老熟生香的重要过程,也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一环。原生态的洞天福地是封藏白酒的绝佳场所。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仰韶仙门山地处黄河之滨、秦岭山脉与太行山脉“二龙戏珠”之地,山清水秀、植被繁茂、气候适宜,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天成的大小洞穴,负氧离子充足,能提供恒温、恒湿的封藏环境。为此,仰韶酒业斥巨资打造了十里洞藏基地,用于陶融型原酒的储藏。封藏大典的举办,将仰韶酒业对品质的追求、对工匠精神的坚守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了行业和消费者面前,也使"生态""洞藏""封藏"成为仰韶新的、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最后是“十万陶粉欢乐季”活动,围绕仰韶生态酿酒园区、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酒庄仙门山等地点,让消费者近距离、直观地感受企业对匠心的坚守和产品的高品质。
可以说,中国仰韶酒文化节以文化为出发点,涉及白酒的原粮种植、山洞养藏、品饮体验,最终形成了一个品质闭环。相信随着该文化节的举办,仰韶酒品牌必将大放异彩,彰显高端文化白酒的魅力和实力。(杨黎明 王蔓/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