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风波|产品召回中国区屡遭“歧视” 国内法律存“漏洞”

2017年12月12日11:11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针对日前愈演愈烈的宜家召回北美地区“马尔姆”系列产品,但未在中国召回一事,11月30日,上海市质监局公告称,针对社会关注的宜家“马尔姆”系列产品,已约谈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要求企业切实履行召回义务。

  12月1日,宜家零售中国总裁朱昌来回应称,“马尔姆”系列抽屉柜产生倾斜并不是质量问题,在中国不重申召回,但受影响的消费者可持续寻求上墙配件、上墙安装,以及上门收取全额退款等服务,且该款产品至今未停产。

  显然,宜家没有妥协。

  只召回北美区域涉嫌歧视?

  事实上,这并不是宜家“马尔姆”系列抽屉柜第一次发生“夺命事件”。

  早在2014年,美国就发生过两起“马尔姆”系列抽屉柜倾倒压死幼儿的事件。2017年5月,美国加州又有一名儿童被爆出因宜家“马尔姆”抽屉柜倾倒而死亡。截至目前,类似事故已造成8名儿童身亡。

  2017年11月21日,宜家宣布从北美市场召回“马尔姆”系列抽屉柜、梳妆台等一系列隐患家居。但是,此次召回并不包含中国地区。

  同样是“马尔姆”(MALM)系列产品,为何只召回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中国经济周刊》几次致电宜家,对方均未就此答复。

  宜家零售中国总裁朱昌来近日公开回应称:“迄今为止,在中国没有接到任何与‘马尔姆’抽屉柜伤害儿童有关的诉讼,该款抽屉柜今年的销量与去年相比也没有很大区别。”

  据朱昌来透露,从2006年至今,宜家在中国市场售出200余万件“马尔姆”抽屉柜,此前曾先后在中国召回超过2.2 万件,有8000多件退回宜家,也有消费者申请免费上墙服务。目前该抽屉柜还在继续生产,也没有停产打算。

  无疑,宜家此次在中国不重申召回的态度刺激了中国消费者的神经。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浩明认为,宜家这次不在中国召回同款问题产品,“不仅涉嫌区域歧视,更是违反了国际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给予特别、差别与优惠待遇的游戏规则。”

  宜家中国区公关经理许女士曾表示,此前在国外的召回事件,只是基于美国上述标准才予以召回,除此之外,符合其他所有国家的标准,在其他国家也未启动召回,包括中国在内,所以并不存在歧视。

  外界对此认为,宜家在中国市场的言行过于强硬。不过这种看法也许过于偏激,因为宜家在中国有时候其姿态放得非常低。

  例如,2015年4月,北京一家宜家门店推出新规定,禁止顾客在展示家具上睡觉。不过,在发现很难完全杜绝这样的行为后,宜家马上调整了态度。当时宜家中国的一位发言人公开表示,欢迎顾客来店里试睡,鼓励中国顾客触摸和试用产品。

  显然,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快20年的宜家对中国市场游戏规则了如指掌。

  国内有关缺陷产品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有诸多“空白”

  事实上,这家来自瑞典的跨国企业产品多次出现问题以及召回。

  2016年2月份,宜家称,鉴于存在玻璃灯罩掉落风险,宜家召回HYBY海比、LOCK劳克和RINNA莱纳3款吸顶灯。理由是“宜家收到顾客报告,反映吸顶灯的玻璃灯罩突然掉落。个别案例中,有顾客受伤并接受治疗,其中一位需要缝针”;2016年3月17日,宜家称因存在触电风险,召回GOTHEM哥特姆灯具产品,原因是“有两位顾客及一名宜家员工指出灯具存在漏电的情况”;6月23日,因存在儿童跌落楼梯的风险,宜家宣布召回PATRULL帕特鲁安全门,宜家称,收到来自顾客的报告,反映PATRULL帕特鲁安全门出现意外打开导致儿童跌下楼梯的情况。

  产业经济观察专家梁振鹏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现这么多次事故,明显是产品质量问题。“宜家一向标榜品质卓越,但是宜家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实际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才会导致事故频发。”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服务等措施。

  不过,目前我国只有汽车、儿童玩具、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等领域有缺陷产品召回的具体法律依据(如《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其他领域有关缺陷产品的管理制度和法律依据几乎仍是“空白”。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召回的前提之一是“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意味着启动召回程序要靠经营者主动承认产品存在缺陷,召回的主体责任是企业本身。如果宜家坚持认为自己的抽屉柜不存在缺陷,那么就可以不主动启动召回程序。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很少有抽屉柜倾倒导致的伤害案报道,这与消费者产品缺陷意识不强、主动投诉不足有关,“柜子倾倒大多会认为是孩子顽皮所致,并不觉得是产品缺陷”。

  梁振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在很多西方国家,缺陷产品召回有非常细致的标准,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仅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管辖的缺陷产品召回标准就有1万多种,涉及多类消费品,清晰地界定了什么情况属于产品缺陷,何时可以启动召回程序。

  法律法规细节的“空白”,给了一些商家“可乘之机”。但即便宜家多次强调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大部分网友还是认为,宜家一方面在中国赚着钱,容忍蹭床,另一方面召回却屡屡忽略中国市场,这种“中外有别”的做法实在是“伤不起”。


编辑:王倩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