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返利被指成就商家吸金梦:优惠和其他平台几无别

2017年11月13日11:59

来源:长江商报

  “双十一”虽过,但余温尚存。“你的购物车清空了吗?”、“接下去要吃土一年”、“我买了些啥”等话题刷爆朋友圈。

  领红包,抢优惠券,付定金预购,“双十一”通宵下单已成为常态。一些网站更是打出“消费返利”、“购物返本”、“消费也是赚钱”等标语,吸引消费者。但是消费者在买买买之后,也突然发现,买的太多,事实上并没有多大的优惠,反而在不知不觉中买了一些无用的东西。

  “消费返利,消费者捡了便宜,消费得更多,最终是商家大赢。”清华大学品牌研究员、快营销创始人、快侠科技董事长孙巍指出,以“互联网+实体店”为代表的消费返利模式俨然成了诸多商家寄予厚望的销售利器。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相当于打折。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诱导式消费,成就商家的疯狂吸金梦。

  实际优惠和其他平台并无明显差别

  “全场购物,满200返300。”国内领先的母婴特卖平台贝贝网打出了吸人眼球的“双十一”口号。

  只用花200元就可以买到价值500元的商品?贝贝网某入驻商户表示,返利活动由平台发起。长江商报记者随后联系到客服,对方表示,“满200返300”活动确实存在,不过使用有一定的门槛。

  贝贝网“双十一”活动细则显示,在2017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3日期间,凡是贝贝网的用户,只要与手机号绑定,就可以购买满返商品,在使用现金劵及贝壳(贝贝网官方积分)后,单笔订单实付金额(不包含偏远地区运费和全球购税费)满200元,付款成功后立送310元组合优惠券。

  然而,优惠券使用附加了其他条款。活动使用细则显示,上述310元的组合券需分次使用:满659元减100元和满399元减60元两种通用券,凡是满返商品都可以使用,包含奶粉、尿裤和辅食;满259元减50元、满199元减40元(两张)和满129元减20元的通用券,使用要求和上述类似,只是不包含辅食。

  除此之外,活动使用细则还注明了以上优惠券均不适用于家电数码、部分纸品、虚拟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会考虑到商品的使用期限与性价比高低。尤其母婴用品的质量和保质期要求极高,囤货只是部分人之举,仍有许多商品需要实时购买。如此一来,消费者往往会陷于到底要不要继续买的纠结之中。

  然而,一些满返商品,虽然有一定的优惠,但是对比其他家而言,性价比也是参差不齐。记者随机进入贝贝网满返商品页面,排名靠前的纸尿裤、奶粉、婴儿护肤用品等都有折扣,比起平日的原价购买确实优惠些。不过与同样促销“凶猛”的淘宝等电商平台对比,发现某品牌纸尿裤在淘宝的官方旗舰店中,也有满400减100的优惠活动,某母婴护肤品牌也有买一送一的活动。两平台相争,难分高低。也就是说,打着满200元返300元的旗号,实际上和其他平台网站上的促销力度是难分伯仲,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惠。

  返利慢、返利金额少等问题投诉多

  消费返利的网络购物模式往往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下单,然而,“消费返利”这一促销手段却被一些虚假返利网站所利用,加上“互联网+”的噱头之后,被包装出了众多诱人的概念:“花多少,返多少”,“消费=存钱、消费=养老”,“交押金买东西,45天全返还”,“超市商品都白拿、白吃、白喝、白用”,“商品一律不花钱”等幌子。面对这些充满迷惑性的概念和口号,消费者很容易踏入“高额返现”的陷阱。

  此类的优惠购物问题突出,如不按承诺返现、拼团购物不发货、商品质量无保证等困扰广大消费用户。

  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商投诉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用户投诉显示,各种消费返利平台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点,返利网、淘粉吧等平台存在返利慢、返利金额少、不返利等问题,成投诉“重灾区”。

  敖先生于6月7日在淘粉吧购买一件衣服,当时页面上显示有返利活动,结果购买成功后发现并无返利,多次联系商家,商家都以借口推脱,迟迟不返利。对此淘粉吧回复称,已与用户取得联系,现用户已顺利收到返利。

  返利网的用户返利投诉也屡见不鲜,7月4日,陈先生通过返利网链接在天猫购买一台169元的风扇,购物页面很醒目的告诉用户最高返利36%,然而下单后,14号返利却只返了0.86元。陈先生咨询客服,其客服称购买的是普通返利,购买超级返利的产品返的多。此举明显欺骗消费者,返利网从中获利。对此,返利网表示已致电与用户解释说明普返订单返利问题。

  易购返利网、云集微店和百度VIP等多个平台也存在消费返利难等问题。

  消费返利骗局为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分析认为,一方面取决于“回报率”越来越高,诱惑越来越大,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弱点是此类骗局的绝招。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回报率”也水涨船高。十几年前的“消费储值”、“回报率”一般在60%左右,而如今各类消费返利网站的标语多是“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消费多少返多少”,“回报率”达100%等。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而相关立法滞后,行政规制措施不统一且力度小,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低额的消费返利是属于法律允许的促销手段,符合法律规定。但对于高额消费返利的监管,包括前期审核、主体资格的核定等,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由此也导致各地行政部门对此类经营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规制措施。

  返利核心是利用消费者占便宜心态引流量

  消费返利是如何“返利”的?

  “返利的核心是利用消费者占便宜心态来引流量,盈利点是让消费者买的更多,或者是因为冲动购买了利润更高的产品。” 孙巍告诉记者,消费返利背后,就是用产品的低价来吸引流量,用消费组合来提升整体毛利润。

  返利网就是受利的一个。今年3月,有媒体报道,返利网或将在国内上市。这家2006年诞生的中国电商导购平台,包括网上购物、线下刷卡、金融保险、旅行团购等。其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返利商城、超级返、9块9和返利卡4项业务,于2010年获得由启明创投和迪斯尼旗下思伟A轮投资千万美金;2014年初,获得SIG领投的 2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获得C轮融资,公司的估值达10亿美元。

  返利网CEO葛永昌也曾公开表示,返利网拥有1.4亿用户,并已实现盈利。“下一步将拓展新的消费场景,并启动上市,在国内或者国外上市都有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年初,有包括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苹果官方商城、亚马逊等400多家电商网站以及20000多个知名品牌店铺入驻。

  “消费返利”谁是赢家?“对于商家来说消费返利可以刺激消费,同时又可以快速聚集现金流,商家才是最大的赢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维权部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买的越多却不一定返的多,消费者想要获得返利可能需要花更多的钱消费,而商家所售卖的商品价格可能比其他平台售卖的更高,商品的真假也没有保障。”

  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则认为:“商家其实也没挣什么钱,主要受益方还是平台。”消费者在购买时,有一定的优惠,商家做了折扣。但是返利的钱其实也有一些隐形陷阱,最后既不是商家在掏,也不是平台在掏,最终用的还是用户的钱。本报记者 陈妮希


编辑:王倩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