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43天理财募集期半个月遭吐槽 资金被白白占用

2017年10月05日11:17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节前理财产品收益率冲高 多数募集期跨节拉低收益

  43天产品募集期半个月遭吐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

  “节前抢了一款43天的国庆专属理财,节后起息。后来细思发现,募集期长达足足半个月。”昨日,陈先生向记者吐槽。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双节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明显,但是大部分产品都是节后起息,而遇上超长假期,募集期动辄超十天,虽然表面上的收益率高了,但购买此类产品并不划算。

  而面对节后收益率将小幅回落,如果掌握了方法,也可轻松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

  据普益标准统计,2017年9月的非节假日产品平均收益约为4.51%,而中秋及国庆双节专享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则达到5.01%,整体收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单只产品最高收益为5.5%,最低为4.3%。

  从双节专属理财产品各期限的表现来看,3个月以下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4.77%;3~6个月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05%;6个月以上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为5.15%。整体来看中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更具竞争力,但6个月以上产品收益领先程度并不明显。

  数据对比显示,2017年的国庆中秋专属产品收益大幅领先2016年同期水平,领先幅度大约在92个基点左右。据普益标准研究员分析,同比收益的差异主要源于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导致的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上行。

  融360监测也显示,节前最后两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走高,如9月15日~9月21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4%,创12周新高。

  购买理财产品

  切记要看清起息期

  陈先生向记者吐槽,一直都是购买某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9月26日,该行的理财经理又来推销,称银行推出了节日理财产品,收益比平时高,额度有限,欲购从速。

  “刚好有20万元闲钱,两个月内不需要用到,我就抢购了一款预期收益率是4.75%,期限是43天的理财产品,节后起息。”陈先生告诉记者,购买的时候没有多想,只看了收益率及期限。等到过节了,才想起这是个超长假期,10月11日才起息的产品,资金就白白占用了半个月,按照资金实际被占用时间计算,实际收益率只有3.52%,比预期收益率低了1.23%。

  “虽然表面上收益率高了一点,但购买此类产品并不划算。”

  融360分析师指出,银行推出来的国庆或中秋专属理财产品期限大多都比较短,大多数都是3个月以内甚至2个月以内,但很多产品都是在节后计息。所以,如果碰到国庆、春节这种长假的时候,募集期十天以上很正常,有时候甚至会长达半个月,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资金“站岗”问题,拉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

  该分析师指出,不建议大家为了购买节日专属理财产品而更改自己的理财计划。

  理财产品收益率

  节后预计小幅回落

  而对于节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预计节后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小幅回落。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中性的宏观环境暂时还没有改变的迹象,这就意味着流动性环境将保持中性。而按照以往情况,季末时点过后,理财产品在没有其他干扰因素影响下都会回调。不过,就当前的情况看,回落幅度不会很大。

  掌握这些方法

  节后也能买到高收益率理财产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指出,银行理财产品作为稳健资产配置的标配,即便收益率回落,但是如果懂行还是可以找到高收益理财产品。

  该分析师指出,当前非保本理财收益率比保本理财收益优势明显。建议投资者购买风险等级为2级的非结构性非保本理财,不仅收益高,而且风险偏低,收益不达标的情况非常少。

  不过,看到超高收益(如5.5%以上)的理财产品要提高警惕,看看是否是以下情况之一:私银客户理财、高净值客户理财、结构性理财、风险等级为3级的理财。

  另外,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平均收益率比大银行高,但并非所有的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收益都很高,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和规模较小的股份制银行收益率会更高,而且发售的都是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

  期限选择方面,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3~12个月最佳。“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不仅收益低,而且到期后还要续购,如果不及时操作就会产生资金站岗问题,而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流动性又太差,除非你能保证这段时间资金绝对不会动用。”分析师说。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