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十款普洱茶: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2017年09月22日00:00

来源:广州日报

  近日,方舟子发表了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微信文章,”引发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恐慌,挺茶派与倒茶派“专家”互打口水战。消费者在各种言论中难以抉择,究竟该信谁?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黄曲霉毒素?

  为此,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和坪山区消费者委员会共同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普洱茶试验,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用专业、严谨客观的实验室数据帮消费者解答真相。

  昨日,深圳市消委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结果显示,十款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均没有检出。

  深圳质检院大数据:

  从未在普洱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

  此次调查选择商场超市和茶叶店为购买地点。模拟普通消费者在商超和茶叶市场购买了十款普洱茶,五份熟茶和五份生茶,价格从100元/饼到400元/饼不等,包含了中茶、大益、老班章、易武、八马茶叶五个品牌。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1。结果显示,十款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均没有检出。

  同时,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每年检测的食品样品超过10万批次,其中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就有约1.5万批次,早在2008年就开始对茶叶中真菌毒素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未发现茶叶中存在真菌毒素危险,不管是国家风险监测还是客户委托检验,也从未发现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

  另外,深圳消委会表示,通过前期微信调查,发现有26%的消费者相信普洱茶致癌的言论,74%的消费者持不相信态度。网上购物虽然便利,但只有8%的消费者会网购普洱茶,普洱茶购买的主流渠道还是实体店,其中50%的消费者选择茶叶店,30%的消费者在商场超市购买。

  流言为何传播?

  原因一:标准缺陷可能导致误判

  据深圳市计量院工程师介绍,旧版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的缺陷可能是流传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的重要原因。在GB/T5009.22-2003版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标准中,广泛应用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受到部分基质的干扰后容易产生假阳性,通俗地说就是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毒素。

  更严重的是,2003版的标准没有规定对该方法的阳性结果需使用更为精确的仪器进行确证,因此很可能导致普洱茶中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误判。

  原因二:易被污染的“湿仓普洱”≠正常普洱

  深圳市消委会表示,此次调查仔细研究了方舟子文中引用的数据来源,惊奇地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居然是“湿仓普洱”。

  但是,“湿仓普洱”跟正常的普洱明显是两回事。“湿仓普洱”,即人为制造出来相对高温高湿的仓储环境,使得普洱茶快速发酵陈化的激进方法,为的是让茶“看起来上了年份”,一些不良商人为牟利采取了以上恶劣手段。普洱茶在“湿仓”环境中,很可能被其他杂物带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参与此次检测的10款普洱茶

  勐海云泰号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普洱2006(熟茶)

  勐海云泰号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普洱(熟茶)

  勐海茶厂生产的1995年普洱砖茶

  勐海茶厂生产的2014年普洱砖茶

  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七子饼茶(2007年7572熟茶)

  深圳市福田区滕德兴茶业购买的老班章普洱茶(生茶,2009年)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生产的云南七子饼茶(1998年7572熟茶)

  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海茶厂生产的云南七子饼茶(2005年7542生茶)

  勐海茶厂生产的大益普洱茶(熟茶)(2010年7262)

  云南临泡永德香林普洱茶厂生产的易武古树茶(生茶2011年)

  专家观点:

  普洱茶内没有黄曲霉菌

  茶叶专家解释,普洱茶由生茶变成熟茶,要经过好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几种菌群参与发酵,从而构成普洱茶的香味。这几种参与发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没有黄曲霉菌。

  消费提示

  五招妥善保存普洱茶

  一、避免阳光直射,以免产生不佳酸味。

  二、不放在潮湿的地方。

  三、避免有异味窜入,可以用陶罐或纸箱存茶。

  四、尽量单一茶品存放,以免不同茶叶串味。

  五、一次取茶足量,勿经常碰动。

  相关链接

  9月19日上午,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此前一些研究检测到茶叶含黄曲霉素,是由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严重干扰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等两个因素造成的。相关机构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检测方法随机抽查10份样本检测,均不含黄曲霉素。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阮元元 通讯员 胡蓉

编辑:王倩